快速登入
必填資訊需正確填寫喔!
能看著孩子平安長大,是所有父母的共同心願,而為了給寶貝最好的照顧,除了使用母乳餵養、選擇合適的配方奶粉,「副食品」也是寶寶們不可或缺的重要食物。本文將介紹副食品順序、食用時機與每個階段適合寶寶食用的推薦菜單,幫助爸媽掌握育兒秘訣,讓孩子健康茁壯!
剛出生的寶寶,因為體內發育尚未健全,因此只能藉由母乳、奶粉等流質食品補足營養,而隨著寶貝逐漸成長,孩子所需要的鐵、鋅等營養素含量也越來越多。以鐵質為例,根據美國國家醫藥局(Institute of Medicine)建議,出生未滿6個月的孩童,每日鐵質攝取量約為0.27毫克,但當長到7個月之後,每日便需要11毫克的鐵質才能正常發育,這之間的營養含量落差,
就必須仰賴「副食品」協助。
一般而言,在孩子滿4~6個月之後就可以開始餵食副食品,不僅能補足母乳或奶粉不足的營養素,也能訓練寶寶練習咀嚼、吞嚥等功能,幫助神經肌肉茁壯、培育感官經驗,對於牙口發育有相當大的幫助,且台灣兒科醫學會也指出,孩子同時補充母乳與副食品,還能增加食物的「免疫耐受性」,減少過敏發生的機率。不過,每個孩子的成長狀況不同,想讓自己的寶貝食用副食品之前,可以先觀察他們是否已經滿足以下3項條件:
1. 頸部肌肉能保持挺直,在座椅支撐下可以維持坐姿
2. 被餵食時會張嘴,不會排斥進食或將食物吐出
3. 對於大人吃的東西或進食的樣子感興趣
*雖然副食品能給予寶貝更多營養,但若太早開始進補,反倒容易增加孩子日後肥胖的機會,
也會減少主食(母乳或奶粉)的攝取,增加過敏機率,因此建議確定寶寶已經滿4個月,並做好上述準備後再進補,避免揠苗助長。
瞭解寶寶食用副食品的時機之後,接著須進一步認識寶寶在成長各階段適合的副食品食物,才能為寶貝提供充足的營養,按部就班發展咀嚼與吞嚥能力。以下依據「食物質地」分出適合各年齡的餵食類型和推薦菜單,幫助爸媽們掌握正確的副食品食用方式。
寶寶出生時便開始食用母乳、奶粉等液態食物,因此一開始可以先餵食經過濾的湯狀食物,等適應之後再慢慢增加食物稠度,減少食材水分含量,餵食糊狀或泥狀的胡蘿蔔泥、牛肉泥等食物。
此時寶寶多半已經熟悉運用舌頭,可以開始練習上下顎的運動,這時可以將食物切成大小均一的細小顆粒,將食材煮到「入口即化」的程度後,加入食物泥中,如此寶寶便能用舌頭與上下顎的力量進食,等孩子習慣後,再慢慢增加食物顆粒的硬度。
寶寶熟悉小顆粒的食物口感後,可以再調整顆粒大小與食材硬度,並提供更多種類的食物塊,讓孩子透過前後與旋轉上下顎,將食物與口腔中的唾液混合,軟化後再進行吞嚥。等到孩子習慣大顆粒食物後,可以減少食材水分,讓食物保持能黏連在一起的湯狀程度即可。
法式茄汁燉菜
1歲以上的寶寶,已學會運用上下顎的吞嚥技巧,此時可以用剪刀將食材剪成小塊狀(但須避免如花生、堅果等過硬的食物),訓練寶貝運用長出的牙齒學習咬斷與磨碎食物,等孩子習慣後,就可以逐漸調整食物塊大小。
想要讓孩子乖乖吃下精心準備的副食品嗎?你可以掌握以下2點秘訣:
想要讓寶寶習慣吃副食品,需要留意餵奶時間,舉例來說,若寶寶習慣在上午10點喝奶,可以在9點時先餵一些副食品,或者也能在原訂時間先給寶寶喝一點奶,幫助寶寶開胃後,再開始餵副食品。
讓孩子培養規律的用餐時間,也有助於寶貝養成食用副食品的習慣,爸媽們可以在準備餵食前,先準備固定的餐椅,並減少環境中容易讓孩子分心的事物,像是關掉電視、遊戲平板等,並盡量讓寶貝養成在20~30分鐘內完食的習慣,避免孩子拖延,拉長進食時間,影響下一餐的食慾。
看完本文的介紹,相信大家對於如何讓寶寶吃副食品已有更深入的瞭解,而考量到現今不少爸媽們工作忙碌,沒有時間親自下廚,田原香依照寶寶的不同年齡以及牙口需求,推出一系列的寶寶粥品,口味豐富多元、食材天然不添加任何調味,不僅能訓練寶寶的咀嚼能力,也能減少家長準備的負擔,且只要放入電鍋或微波加熱即可食用,讓你輕鬆餵養寶寶,陪伴孩子健康長大。
延伸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