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速登入
必填資訊需正確填寫喔!
你聽過「富貴病」或「帝王病」嗎?痛風在以前被稱為是富人的疾病,但是現代人大魚大肉,痛風變成生活常見的病痛。而當痛風症狀出現時,不僅會產生劇痛,嚴重可能會引起併發症,因此及早治療相當重要。那麼痛風前兆有哪些呢?本篇文章將深入探討痛風原因、痛風治療方法等資訊,還將分享痛風飲食建議,幫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與病情和平相處,遠離疼痛困擾。
痛風,簡單來說就是由於體內尿酸堆積而引發的關節炎,是屬於代謝性疾病的一種,尿酸是由普林(亦稱嘌呤)代謝產生的產物,正常情況下會經由腎臟排出體外。然而,當體內尿酸生成過多或來不及排出時,尿酸鹽結晶便會在關節處沉積,導致劇烈的關節發炎反應。
痛風急性症狀,會出現關節劇痛、紅腫、發熱等發炎反應,甚至還會讓其關節功能受限,好發於夜晚間,通常從腳趾開始,慢慢影響踝關節、膝蓋、手指等部位,使得患者可能無法行走或失眠,不僅嚴重影響生活品質,若長期未治療還可能引發腎結石、腎臟病等嚴重併發症,因此早期診斷和積極治療,才不會讓身體產生嚴重負擔。
痛風的主要原因在於體內尿酸堆積,導致濃度異常增高,就需要瞭解影響因素,才能在日常生活中,加強對這些風險因素的控管。
1.慢性腎臟病:當患有慢性腎臟疾病時,腎臟功能下降將無法有效排出尿酸,導致尿酸鹽結晶更容易沉積在關節處,就會引發痛風病症。
2.尿酸生成速度增加:部分代謝性疾病,會讓身體代謝機制出現異常,改變普林的代謝過程,使得體內產生過多尿酸,增加了痛風風險。
3.高普林食物攝取:普林會在體內代謝產生尿酸,過量攝取紅肉、海鮮、內臟等高普林食物,將增加體內尿酸水平升高風險。
4.脫水:當身體脫水時,尿液的產生減少,尿酸就無法順利排出,進而在體內累積,使尿酸在血液中的濃度上升,增加尿酸鹽結晶的風險。
5.肥胖:肥胖會影響身體的新陳代謝,增加尿酸的產生,同時可能影響其排出身體自然排出的效率,增加痛風發作的可能性。
6.酗酒:酒精中的乙醇會提高體內尿酸的生成速率,並且影響腎臟的排泄功能,使尿酸濃度升高,特別是啤酒和烈酒更容易產生問題。
7.藥物:利尿劑或低劑量阿斯匹靈等藥物,可能干擾腎臟對尿酸的排泄功能,導致體內尿酸濃度上升,引起痛風症狀。
8.過度的身體壓力:壓力會導致身體產生更多的尿酸,同時也可能減少尿酸的排出,使得尿酸濃度升高,例如手術、創傷或嚴重疾病等情況,都可能會增加痛風的風險。
痛風的症狀分為4個階段,在出現痛風前兆時,及早發現就能根據症狀階段,更有效控制病情進展,從而減少病症對患者生活的影響,以下將為各位介紹每個階段的症狀及情況。
初期階段,患者體內的尿酸水平已經升高,但尚未出現任何明顯症狀,雖然在這階段不需使用藥物控制,不過持續的高尿酸血症,會增加未來發作痛風的風險,建議可以透過生活習慣調整改善,並且透過定期健康檢查管理尿酸濃度。
急性痛風關節炎是痛風最典型的發作階段,通常發生在夜間或清晨,突發性的產生劇烈關節疼痛、紅腫、發熱和僵硬,常見於腳趾、腳踝、膝蓋和手指等關節,發作時可能會持續幾小時或數天,進而影響患者的日常活動和生活品質。
在這個階段痛風症狀會消失,關節恢復正常功能,但只是短暫的緩解,體內的尿酸水平仍然較高,若持續不治療,症狀會有機會再次出現,並且緩解期可能也會逐漸縮短,雖然此期間可能長達數星期及數年不等,建議患者仍需積極控管尿酸水平和生活習慣,以預防下一次痛風發作。
如果痛風未能得到有效控制,症狀反覆出現長達10年以上,病情可能會發展成慢性痛風石性痛風,此階段的特徵是關節和周圍組織內形成痛風石(尿酸鹽結晶塊),導致持續性的關節疼痛、僵硬和變形,甚至影響腎功能,可能引發腎結石和慢性腎臟病,因此慢性痛風石性痛風需要更積極的藥物治療和長期管理。
治療痛風的目標是減少尿酸濃度、緩解急性發作的症狀以及預防併發症,透過以下治療方式,可以有效控制痛風症狀,減少發作頻率,並且透過定期與醫生溝通,調整治療方案也是維持良好健康狀態的關鍵。
在急性痛風發作時,醫生通常會針對急性期治療使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(NSAIDs)、秋水仙素或類固醇藥物來緩解疼痛和炎症,然而為了預防痛風再次發作,也會開立降低尿酸濃度的藥物,如別嘌呤醇或非布索坦,這些處方藥物有助於減少患者體內尿酸生成或促進尿酸排出,降低痛風發生的風險。
痛風症狀治療需要多管齊下,建議搭配日常生活調整,飲食方面減少高普林食物的攝取,以多攝取低普林食物為主,且每日需補充足夠的水份,以幫助體內稀釋尿酸排出體外,並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,維持適度體重,有效減少痛風發作的風險。
定期進行血液檢查,監測身體中的尿酸濃度及腎功能健康程度,降低痛風症狀復發,避免高尿酸血症惡化,有效控制痛風病情外,也確保沒有併發其他腎臟問題。
痛風治療重點之一,避免痛風的風險因素持續產生,病患需減少酒精攝取,特別是啤酒和烈酒,這類的酒精會增加尿酸生成,讓病情更加惡化。若患者有其他慢性疾病,必須讓專業醫師判斷慢性藥物的使用,避免服用利尿劑和低劑量阿斯匹靈等藥物,其作用可能會造成尿酸升高,引起痛風症狀發生
身體健康才能有效對抗疾病,除了體重控制,控管其他健康問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,如高血壓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,這些疾病可能會影響尿酸水平,用藥也需要特別留意,建議需要積極治療避免引發更多疾病。
以下是根據普林含量的不同,食物可分為高普林、中普林和低普林3類,提供給大家參考,做出適當的飲食選擇。
項目 |
普林含量 (mg/100g) |
食物類別 |
食物範例 |
高普林食物 |
大於 150 mg |
紅肉 |
牛肉、豬肉、羊肉等 |
海鮮 |
沙丁魚、鯖魚、干貝、大蝦、牡蠣等 |
||
內臟 |
豬肝、豬腦及雞肝等動物內臟 |
||
湯汁 |
海鮮火鍋、濃湯等 |
||
中普林食物 |
50~150 mg |
白肉 |
雞肉、鴨肉等 |
豆類 |
扁豆、豌豆、豆腐等 |
||
魚類 |
旗魚、黑鯧魚、草魚、紅鱠、秋刀魚等。 |
||
低普林食物 |
小於 50 mg |
蔬菜 |
大部分蔬菜如菠菜、胡蘿蔔、南瓜 |
水果 |
蘋果、香蕉、草莓等各類新鮮水果 |
||
全穀 |
全麥麵包、燕麥片、糙米等 |
||
乳製品 |
牛奶、酸奶、低脂奶酪等 |
在痛風的治療過程中,除了配合藥物治療和注意生活型態,飲食調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,通常會建議患者減少肉類、海鮮等高普林食物的攝取,不過在非急性發作期,是可以適量食用雞肉,因為雞肉作為中普林食物,其普林含量相對於紅肉較低,是較好的蛋白質來源,食用時不用太過擔心。
此外,除了種類選擇,更重要的是適量進食,避免暴飲暴食,以維持體重和避免代謝負擔過重,並且每天至少飲用2~3公升的水,才能夠幫助身體代謝和排出體內多餘的尿酸,透過這些飲食方式調整,有助於痛風患者更好地管理病情,減少發作頻率,提升生活品質。
痛風是一種需要長期抗戰的疾病,要先找到引發病症的根本原因積極治療,加上適當的飲食調整,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病情,減少發作頻率並提高生活品質。
因此疾病發生時,尋求專業的醫療協助,針對病症進行治療,並配合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關鍵,現在從日常生活中做起,持續關注自己健康狀況,讓我們一起努力,遠離痛風帶來的不便與疼痛,享受健康和快樂的生活。
延伸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