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速登入
必填資訊需正確填寫喔!
自律神經系統是人體神經系統的一部分,人體的臟器甚至生殖功能,都是受自律神經系統所調控,自律神經又由「交感神經」與「副交感神經」組成,兩者就像翹翹板的兩端,每天上下平衡幫助應付壓力與放鬆休息。
「交感神經」使肌肉緊繃、心跳加快,讓我們處於亢奮狀態,並且有能力去應付外在的危難與壓力。
「副交感神經」使肌肉放鬆、血管擴張,讓我們處於放鬆狀態,使身體細胞獲得休息。
「自律神經失調」是一種身心失調的狀態,生理與心理互相影響也誘發出許多病症(如下圖),像是突然感到頭痛、頭暈、心悸,沒來由地感到恐慌、胸悶或是有呼吸急促、冒汗、手腳發抖/發麻、腸胃道不適、失眠疲累等症狀,都有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。
而疾病的產生,除了來自先天體質與所處環境,心理壓力更是首當其衝的角色,自律神經失調若沒有妥善治療,嚴重者將會併發「憂鬱症」哦!若發現下圖所列身心不適的症狀有持續或更嚴重的情形時,就應到醫院檢查,不能置之不理!
熬夜、睡眠不足都是自律神經的敵人,夜間是副交感神經發揮的時間,應該要讓忙了一整天的交感神經休息,也不要一整天都待在冷氣房,身體調節體溫的功能愈變愈差,也是加重自律神經失調的原因之一!
運動是行氣活血的良方,可以促進身體新陳代謝,但要記住,晚上八點以後盡量不要做劇烈運動(例如跑步、重訓);可以多做緩和的有氧運動(例如健走),流流汗能幫助增加腎上腺素、腦內啡和血清素等分泌,使肌肉放鬆並活絡副交感神經;或者練習「瑜珈」、「冥想」讓腹式呼吸啟動深層的副交感神經,達到安定情緒的作用。
運動可以舒緩緊繃的情緒,使四肢末稍放鬆,避免血液集中大腦,同時放鬆中樞神經,晚上才能睡得好,中醫觀點來看,睡好覺就可以養護體內陽氣並幫助降肝火。
中醫師指出,交感神經與自主神經系統有關,而引發自主神經亢奮的患者,多半都有「陰虛體質」,在治療、調理交感神經亢奮問題時,主要會以「疏肝解鬱,清熱養血」,以及「滋陰瀉火,補中益氣」兩大原則下手。
另一方面,中醫認為「脾主思」,憂思則傷脾,長期的精神壓力容易消耗脾胃的元氣,所以一般自律神經失調的患者,也會出現不少脾胃的症狀,在調理的重點上也會以「開脾健胃」為原則。可以參考以下四藥方,或者依照體質尋求中醫師的協助:
加味逍遙散:有疏肝解鬱,清熱養血作用。
六味地黃丸:滋補肝腎,能改善腰膝酸軟,頭暈眩目,口乾舌燥,喉嚨痛等症狀。
清熱解鬱湯:改善腸胃因自律神經失調所引起的潰瘍。
甘麥大棗湯:健胃整腸、提神壯氣,消除情緒不安也有促進安眠的作用。
此外,中醫師也提供一個小撇步,有空不妨多按壓頭頂中間的「百會穴」,長期下來能有效改善自律神經失調及內分泌失調等問題哦!
除了以上藥方,平日可多吃山藥、白木耳來幫助滋陰補氣;而脾胃氣虛的可多補充糙米、雞湯、牛肉湯來鞏固脾胃;也可以攝取含有多巴胺、正腎上腺素以及血清素的食物,如全穀類、雞肉、海鮮、蛋奶類、大豆等;別忘了補充富含纖維、植化素的蔬菜水果,是抗發炎的好幫手,加強補充維生素B、C以及Omega-3脂肪酸等營養成分,則有助維持神經與情緒穩定。
中醫師也建議,患有自律神經失調的人,平時要記得避開高咖啡因或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,減少刺激因子誘發交感神經亢奮的機會。
面對相同的壓力事件,有的人可以一笑置之,有的人卻緊張到快要窒息。當外在壓力大過本身的抗壓性時,壓力無法獲得調節,自律神經失調的狀況就產生了!一切講求速度、要求完美的「A型性格」人,是自律神經失調的「高危險群」!檢測看看自己是否具有「A型性格」。
假日多到戶外走走曬太陽,對於恢復自律神經的調節能力很有幫助,最重要的,還是要保持心情愉快,遇到壓力或困難時不要鑽牛角尖或者壓抑情緒,必要時找心理醫師或諮商師聊聊尋求幫忙,才不會不自覺影響身心健康,導致自律神經失調的情況哦!